邊坡綠化裸巖治理施工---噴混植生技術要點
2014/9/2 10:00:53山體綠化、邊坡綠化、裸巖治理施工工序:清理坡面——穴植準備---鋪網——錨固釘網—修筑蓄水池---配制噴混植生料——噴播——蓋無紡布—養護管理。
1、清理坡面 采用風鎬、鋼干等工具清除坡面碎石、浮石、危巖等。鋪網 鋪網自上而下進行。
2、錨固釘網
釘網采用φ14L形螺紋鋼錨釘,錨釘橫向間距約0.5m,縱向間距也是0.5m,用電鉆鉆錨釘孔,孔深與錨釘長度一致。
3、配置原則
鄉土植物為主的選擇原則,鄉土植物長期生長在當地,抗逆性強,適應當地環境。優選鄉土植物有利于治理工程形成與周邊環境協調的生態景觀。因此采用灌、草、藤優化立體配置的原則,可達到長期效果。
種子品種的選擇
草本植物:早熟禾、高羊毛、紫羊毛、紫花苜蓿
灌木:胡枝子、紫穗槐
4、噴射基材混合物
采用噴播機,將基材混合物噴到坡面。
噴射盡可能從正面進行,按從上到下、從左到右順序操作,避免仰噴,凸凹部要注意不能漏噴,不留死角。
5、蓋無紡布
U型釘固定,噴混后用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無紡布由上至下覆蓋坡面,有利于保濕、防沖刷。無紡布密度要求15-18g/m2 。
6、養護管理
主要工作是噴、灌水,施肥和病蟲害防治。
7、噴水養護
根據坡面濕度和天氣情況進行澆水。一般每天澆水2次,促進灌草種子發芽和全苗。苗齊后,可每天澆水1次。
8、揭無紡布
30-45天后,待坡面植物生長出來后,若坡面的無紡布沒有降解,采用人工。方法揭開無紡布,利于植物生長。
9、病蟲害防治
定期觀測邊坡植被的生長情況,對于病蟲害的防治以預防為主,一旦出現,馬上進行噴藥防治